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乐活新知|是否喜欢午睡,竟是基因决定

来源:医学新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7-08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有些人白天打瞌睡,但有些人无论如何都睡不着。近日,由美国麻省总医院(MGH)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,对于白天小睡的人来说,他们的小睡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基因的

有些人白天打瞌睡,但有些人无论如何都睡不着。近日,由美国麻省总医院(MGH)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,对于白天小睡的人来说,他们的小睡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基因的调节。

MGH 团队与西班牙穆尔西亚大学和其他几家研究机构合作,确定了数十种控制白天小睡 易发基因区。之前的研究已经确定了与睡眠时间、失眠和早起或“夜猫子”相关的基因。在这项新研究中,MGH 研究人员和合作者使用了来自英国生物库的数据,其中包括 452,633 人的遗传信息。所有参与者都被问及他们白天是否打盹,答案分为“从不/很少”、“有时”或“经常”。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上述参与者的基因组中确定了 123 个与白天小睡相关的区域。此外,一些参与者还佩戴运动监测器,并提供白天久坐行为的数据作为小睡指标。

经过深入研究,研究小组发现了至少3种促进小睡的潜在机制:睡眠倾向机制,即有些人比其他人需要更多的睡眠;睡眠中断机制,即白天小睡有助于弥补夜间睡眠质量差的问题;早起机制,即早起的人可能会通过小睡来“补”睡眠。

“这告诉我们,白天小睡是由生理因素驱动的,而不仅仅是环境或行为选择。” MGH 基因组医学中心的 Dashti 说。一些促进午睡的机制与心脏代谢健康问题有关,例如腰围过大和血压升高。此外,一些与小睡相关的基因突变与称为食欲素的神经肽信号传导有关,它在醒来时起作用。

(蓝欣)

文章来源:《医学新知》 网址: http://www.yxxz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708/1397.html



上一篇:养生新知 常喝咖啡降低死亡风险
下一篇:养生新知 看噪声如何消灭听力

医学新知投稿 | 医学新知编辑部| 医学新知版面费 | 医学新知论文发表 | 医学新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医学新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